來嘉(義)玩什麼?
這次要跟大家分享的是溫室採小黃瓜、製作祈福皂、單車騎行、
窯烤披薩、熱壓吐司、橄欖麵包、氣泡飲,
4個有趣的嘉義地方創生景點1日遊懶人包。
我們第一站先到好瓜造智慧農場-採小黃瓜
小黃瓜應該是麵店最常出現的涼拌小菜第一名,
不過平常都是在餐桌上看到,這次則是在農場看黃瓜先生本人,
這個可是溫室栽培的小胡瓜,用日本來的種子,有鮮採的產銷履歷,
來源都能追朔的到,並用椰子的纖維當作營養,可以說是吃椰子長大的小黃瓜,
好瓜造智慧農場的場長稱自己是栽培小黃瓜的設計師,用科技的方式培育小黃瓜,
每天早上起床就是先開手機實時監測,這也是未來農業的趨勢,能夠減少勞動成本,
增加栽種的收成,比傳統耕作更有效率,
當然來到這裡,我們也要體驗如何採摘小黃瓜,
首先要戴上手套,因為小黃瓜本身有刺,它的綠葉呈現愛心的形狀,旁邊有小黃花點綴,
輕輕一扭,就摘下來囉!這裡每個小黃瓜又青又漂亮,我們都採得很開心,晚上回家可以加菜啦!
採完出來的時候,看到旁邊的小鐵籠,廠長解釋說會有老鼠來偷吃黃瓜,只好裝鐵籠來防範,
據說之前鐵籠也有抓過蜥蜴之類的生物,採完小黃瓜,
我們用切好的黃瓜片、氣泡水、薄荷葉加在一起,就是非常好喝,又解渴的小黃瓜氣泡飲,
現場還有小黃瓜泡菜、小黃瓜輕纖麵跟小黃瓜三明治,沒想到小黃瓜還可以有這麼多的周邊,
我最喜歡的就是【有瓜時刻】涼拌小黃瓜-日式柴魚風味因為好吃又開胃。
大溪社區-手工皂DIY+騎腳踏車++古井挑水體驗
一進到大溪社區,就被超酷的鋼鐵人造型所吸引,
台上老師已經準備好要教大家做祈福手工皂了,
不過我卻一直走神,因為老師長得跟金鐘影后 謝盈萱實在太~像~啦!
相似程度有90趴吧!一問之下,還不是只有我這麼認為,嗯~哼,
大家果真都是英雄所見略同,
好啦!還是要好好來做DIY,
首先把煮好的粉紅色皂液倒進模具當中,做出圖案,
再把手工皂的素材用道具切塊,再加熱融化之後,一樣倒進模具中,
看起來像抹茶蛋糕的手工皂就完成了,等待冷卻凝固取出就好囉!
在等待的時間,我們借了社區門口的YOUBIKE,準備來趟單車騎行,
今天剛好有市集,所以附近都在擺攤,
就連我們家北投的神明都來繞境,恰好遇見出巡,相當熱鬧,
大溪里對於自行車道規畫得相當完善,到處都能看見自行車路線圖,
我們在大溪厝水教育園區的藝術牆前面拍照,這是今年4月才啟用的教育園區,
原本是紫微宮旁的一處荒地,經過整治之後,不但改善水質和污水異味的問題,
園區內還有多項的公共設施,像是籃球場、羽球場、兒童遊戲場、人工溼地和賞鳥亭,
是一處結合水質淨化、生態保育跟環境休閒的複合式多功能場域,
不得不說這裡的生活環境還挺令人羨慕。
我們騎著騎著還看到一顆長得像台東池上的金城武樹。
這裡的土地公廟值得一看,除了有金色的門簾看起來很奢華之外,
裡面拜的土地公是有土地婆相伴的,這在廟宇裡面其實是還滿特別的,
因為通常土地公廟都只有土地公一個人,
據說這裡的信眾曾經被土地公託夢想要有土地婆作伴,擲筊確認有這件事,
才特別去打造一尊,大家經過的時候可以來看看。
在大溪社區還有保存完好的古井,到現在都還能打水澆花,
為什麼會有古井呢?這是因為這裡早期沒有自來水,所以都要鑿井供水洗衣、煮飯,
後來有了自來水,社區就剩「金雞穴」、「鯉魚穴」、「鹹水井」、「兵將營」、
「文筆穴」、「黃家古井」、「涼傘穴」及「蔡吳家古井」等8口古井仍在使用,
別看水桶不大,拉的時候,其實還是需要一點力氣,
金雞穴古井,其實是大溪社區的所有古井當中,人氣最旺的一處,
牆壁畫上公雞和金蛋的彩繪,這口百年古井在端午節的時候,特別搶手,
大家都會想來取能除穢的午時水,社區還會特別裝盛「平安」、「發財」、「人緣」,
等8個祝福詞語的水桶,供民眾取用,還有民眾會直接將水淋在身上,
祈求好彩頭。
今天幫我們導覽的嘉市井色文化協會兼大溪社區發展協會理事長邵祈誠,
就住在金雞穴對面的透天厝,據說裡面還有酒窖,聽得都讓我好想進去參觀看看。
沿路的房屋建築牆面還有各種繽紛的牆面,
百年建築的老窗花也在訴說著歲月的故事,
回到大溪社區的活動中心,我們拿了自己的作品之後,就往下一站出發。
紅瓦厝社區-做窯烤披薩+熱壓吐司
這在中油鐵道改建的嘉油鐵馬道旁,原本是中油的嘉義溶劑廠專用的鐵路貨運支線,
現在已經變成了鐵馬單車道,兩旁的綠樹成蔭,不管怎麼拍都美,
四周的生態也很豐富,有斑鳩、綠頭鴨、白鷺鷥...等,
紅瓦厝社區是民國99年建立,
裡面一磚一瓦都是由當地社區居民共同完成,
旁邊還養了很多的雞,
來到這裡可以體驗製作窯烤披薩,我們今天做的是瑪格麗特,
將橄好的餅皮,塗上番茄醬,撒滿起司跟佐料即可,
由工作人員幫我們放進去窯燒,
拿出來的時候,餅皮酥脆,熱呼呼的起司還會牽絲,
吃起來真的相當過癮。
接著是做熱壓可頌吐司,這個也很簡單,只要直接將吐司放進熱壓機加熱,
就會變成一格一格,上面還加了冰淇淋、巧克碎粒、脆笛酥,
看起來就是很誘人的一道甜品啊!
精忠社區-錫蘭橄欖氣泡飲DIY、橄欖麵包DIY+走生態步道
最後一站我們來到了精忠社區,製作橄欖麵包DIY,
用加入錫蘭橄欖的麵皮橄好夾進香濃的起司,再包起來,這看似簡單,
但是餡料的掌握度其實很重要,因為我有點貪心,包了太多料,
讓整個麵團有點變形了啦!還讓現場的老師急忙幫我補救QQ
在橄欖麵包送進烤箱烤的同時,我們也體驗用氣泡機做成錫覽橄欖的氣泡飲,
喝起來有點像烏梅氣泡飲的味道。
剛好也趁這個時候認識一下精忠社區,這裡是以前眷村所在地,
旁邊有彩繪白牆的平房,其實是嘉義唯一僅存的眷村建築,
是以前醫療所,後來有一陣子荒廢,用鐵皮蓋住,
是社區用不同年的經費,重新整建,請法國的畫家勾勒線條打底,
讓小朋友上色,這位法國畫家還開了很可愛的餐廳,
叫做小黑貓法國餐廳,
而這裡現在是小朋友的課後輔導班,
也跟家樂福合作食物銀行,會將一些即期食品拿來分享,
所以這裡也是愛分享食物的冰箱,常常參訪拍照都會來這,
由於巷弄劃分的關係,裡面規劃的比較複雜,不過生態環境很好,
有25種鳥類、10種蛙類,蛇也很多,還有獨角仙之類的昆蟲,
早上還會有老鷹固定出現,
為什麼會種錫蘭橄欖?這是因為這裡以前是日本兵駐守的地方,
據說日本兵來到台灣水土不服,所以帶來南洋的錫蘭橄欖栽種,
據說橄欖對身體很好,可以緩解不適,後來日本軍撤退後,
當地居民希望能將橄欖變成是經濟作物,於是找嘉義大學合作果乾跟酵素,
就連家樂福都很有興趣合作販售,
仔細看氣泡飲的瓶身上就有橄欖跟鳳梨結合的LOGO,
不過橄欖只有11月結果採收,產量真的不多,還挺珍貴。
沿路我們還經過了有花草庭園的四合院,
還有清澈的溪流,有人正在釣魚。
一路我們走到了妙雲蘭若,是當地很有名的佛教廟宇,
環境清幽,園林裡有觀音跟小沙彌的石刻,
是由印順法師創建,大殿正門上方的妙雲蘭若,
則是由于右任先者所寫,因為時間有限,就沒有入內參觀,
不過今天一天下來,發現嘉義的社區,
原來有很多有趣的旅遊景點和體驗,有空真的可以安排假期,
來一趟深度的小旅行喔!
想"發露"帆帆貓的最新旅遊資訊就卡緊來按讚啦~
(不要忘了讚之後要到粉絲團設定成接收全部訊息喔)
喜歡帆帆貓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幫忙在文章標題下方點讚及分享,這是我po文的原動力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