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象中的台東是什麼樣子呢?是夏天五彩繽紛的熱氣球還是能夠自由飛翔的鹿野高台飛行傘?又或是有著許多人文故事的部落文化?除了這些,台東還有什麼?透過這次的台東生活散策,讓帆帆貓了解到台東不同面向。
第一站是山海創藝。一站饗宴
透過活動分享的方式讓我們了解到目前有哪些農特產品是台東縣政府正在扶植宣傳,像這兩個澎湃包就是這次主打。
並邀請池上慢食家宴的廚師運用當地的食材做出一道道可口的料理,池上慢食家宴是由王群翔主廚所開的餐廳,不過他不希望讓人家覺得那是餐廳,而是要有回家的感覺,所以稱作家宴,而運用自己的經驗結合池上的稻米和台東在地食材所做出的一道道創意料理,都頗受饕客們的好評。
紅藜旗魚抹醬麵包
滴雞精桂香醉雞凍
鹽麴刺蔥殺千刀豬肉佐迷迭蒜香樹豆小魚乾醬
蜜香烤雞肉佐桑葚酒醬
鳳梨果乾剝皮辣椒黑米燉飯
獵人上山的便當-阿拜
初鹿鮮奶捲焦糖桑葚酒醬
米蛋糕佐桂香酒淋醬
王群翔慢食家宴 連結
第二站 台東茶改場
一下車,整片一心二葉的翠綠茶園在風中搖曳生姿,歡迎我們,天氣晴朗,白雲的位置偏低,身穿旗袍的老闆娘正認真跟我們解說這裡的茶葉,整個感覺就像走進了油畫中的世界,根本是網美們絕佳的打卡景點。
第三站 博雅齋自然茶園 Buo-Ya Pavilion Natural Tea Company
參觀完茶改場,我們前往博雅茶集,外頭有老闆娘蒐集的石像工藝品,讓庭園增添了古樸的氣氛。
走進室內,老闆娘遞上剛泡好的紅烏龍茶讓我們享用。
博雅茶集用的是得過金獎的紅烏龍茶(累計至2017年,鹿野紅烏龍茶評鑑51面金牌;2017比利時ITQI風味絕佳獎最高殊榮3星獎;2016峨嵋山盃國際名茶評比3金1銀,真的是相當傲人的成績),香氣濃郁,第一口入喉回甘而有餘韻,茶包不管冷泡、熱泡皆有不同風味。
博雅齋自然茶園 Buo-Ya Pavilion Natural Tea Company連結
第四站 饗嚮台東
這是一群年輕人對於台東在地的農作物及認真經營的商家有著很深的情感,他們認為與其被外地的旅行社主導或是冒著散客報名了行程卻失約的風險,倒不如由他們設計網站,幫廠商放上行程並做行銷宣傳,讓廠商們和想來台東玩的遊客都有保障。
聽完解說,我們還動手做鳳梨蔭醬,就是可以拿來做鳳梨雞湯的調味料,首先是整顆的鳳梨切片,因為平常沒怎麼做家事,我們這組的重責大任就落在旅伴慧君的頭上,只見她手起刀落,涮涮幾下就將鳳梨切好,而且絲毫不含糊,不虧是賢妻良母,讓我們好佩服,而我只能負責在一旁偷吃😂
接著將切好的鳳梨稱重,才知道要加入多少的糖跟鹽,最後把糖、鹽和鳳梨充分攪拌,再加入蔭豆之後,就開始進行分裝,貼上貼紙,大約等三個月就能開封品嚐。
饗嚮台東 連結
第四站 晚餐 烏尼囊多元工作坊
兩年前就來過這裡,有一種熟悉的感覺,連忙拿出手機打開文章做個對比(兩年前的文章:連結),原本放在室內的原民傳統服裝放到室外,並裝飾成象徵豐收的小米牆,看起來格外有味道。
架子上還賣著自製的薑黃粉,上一趟我們還體驗怎麼研磨做薑黃粉。
原本是室內享用的八部合音餐,邊用餐邊聽老闆娘說故事還可以聽老闆娘吟唱原民歌曲,這次我們在室外吃自助餐,所有的食材都是台東在地種植,有樹豆排骨湯、竹筒飯、雞肉、地瓜,每一樣都能吃出在地好味道。
老闆娘細細解說著每道食材,突然話鋒一轉,說道:這個樹豆排骨湯是布農族的威而鋼喔!吃一碗能撐10分鐘,就看你要撐多久XDD。
用完餐後,當然要動一動,幫助消化,老闆娘帶著我們穿上原民服裝,大聲的唱歌、跳舞,氣氛相當熱絡,也感受到了部落族人的熱情。
藉這個機會我也穿上原民服裝跟老闆拍照合照,這樣下次再來合影時,還能拿出來做對比,更有紀念意義。
烏尼囊多元工作坊 連結
第五站 旅人驛站鐵花文創館
這是全台東兼具工業風格裝潢及文創特色的旅店,負責接待的窗口-傑哥熱情親切,就像自己的好朋友一樣。
因為聖誕節即將到來,門口還放有大雪人,架子上是台東限定版的乖乖,櫃檯旁則有鐵花文創館獨賣的文創商品和明星入住時的簽名(仔細一看連林依晨也來住過喔!)。
穿過通道是交誼廳,不想把東西拿到房間吃,把味道留在房間,可以在這享用,旁邊還有賣飲料及泡麵,這也是鐵花文創館的拍照區,有火車站長跟一列火車可以拍拍。
鐵花文創館每個樓層的牆面和通道都有色彩繽紛的台東景點繪畫,光是在館內就能認識不少台東景點。
房間是四人房,有兩張大張的雙人床,具有工業風格的衣架,活動式的電視螢幕,還有休憩的沙發,茶几上是飲料點心,衛浴備品則掛在牆上,長桌有鐵花文創館自製的明信片,別忘了寄一份回憶給自己或朋友。
旅人驛站 鐵花文創館詳細介紹文:連結
第六站 太陽很多 釋迦採果體驗
準備走進農園的時侯,發現一隻貓貓趴在菜田裡,既然看到自己的同伴,怎麼能不幫他拍幾張寫真。
太陽很多的老闆當初看上這塊農地就是因為日照充足,適合種釋迦,又希望能兼顧品質,所以一年只有兩收,不做三收,以自然有機方式栽種。
運用草生栽培,不加除草劑,三週割一次草,也不加除蟲劑,用套蔬果網的方式,防東方果食蠅,一天就要套上4千個,所以停藥期可以很常,也沒有檢測出農藥。
今天我們就是要來體驗幫釋迦穿衣服,套蔬果網,方法很簡單,運用雙手的食指跟中指把蔬果網撐開,套在釋迦上,就完成一顆。
不知道是不是套的方式還是我的pose比較奇特,放上臉書朋友都說我好像在幫釋迦包尿布。
礙於時間有限,不可能一次套4千個,我們主要是體驗這個農作方式,最重要的當然就是要品嚐經過很多太陽照過的大目釋迦。
其實我平常不太敢吃釋迦,因為總覺得釋迦都是軟爛和有股說不上來的味道,但大目釋迦吃起來飽滿不軟爛,還有股酸甜感,顛覆了我對釋迦的印象,嗯,這個釋迦我可以。
太陽很多 連結
第七站 自然主義農園~友善土地的耕植方式 採洛神花體驗
自然主義農園是運用自然農法耕種的農田,種植的是整片火紅色的洛神花田。
乘坐農田賓士(小貨卡),來到自然主義農園,這是第一次看見洛神花田,覺得很新鮮,因為以往來台東參加洛神花節,都是整籃採收下來的洛神花,這次終於看見洛神花本人長在藤蔓上。
而我們要體驗的項目就是採集洛神花,首先農田主人請我們跨過地上的稻草,他說:「已經幫我們做一場儀式,象徵對土地的敬畏之心。」
長桌上有洛神花汁及採下來的洛神花,還有手套、塑膠袋、剪刀,帶上手套,拿著塑膠袋跟剪刀就可以開始檢視有無已經打開的洛神花,如果有,就能用剪刀剪下來。
由於是自然農法種植,所以不只草很多,昆蟲也不少,像我採的洛神花上面居然有瓢蟲正在交配,仔細一看,好幾朵上面都有,害我剪著剪著都有點愧疚,感覺像是壞了他們的好事。
火紅洛神花田搭配著藍天白雲,還有瓢蟲飛舞其中,拍起來就好像來到了愛麗絲夢遊仙境的場景,也適合網美們打卡拍照。
農田主人說這片洛神花田沒灑農藥,可以邊採邊吃,順手摘了一片,放入嘴裡,眉頭一皺,還真酸啊!
採收完一整袋洛神花趕忙拿來換甘甜順口的洛神花汁,好喝又解渴。
自然主義農園~友善土地的耕植方式 連結
第八站 台東糖廠文化園區 導覽
原本是製糖廠,現在是文創園區,導覽員財哥對於這片土地有著很深的情感,從小就在糖廠長大的他,在民國68年選擇考進台東糖廠,從一開始對機具器械不瞭解,和老師前輩慢慢學習,到後來漸漸上手,被調派到池上的糖漿工廠,一直到民國75年甘蔗產量下降,池上糖漿工廠倒閉,才又回到台東糖廠,一直到民國85年,台東糖廠面臨長期虧損的情況之下,不得以只好宣布關廠,而財哥也從操作員轉作文史工作者。
他將關廠當天的日曆用保鮮膜封存,再去整理出龐大的照片,糖廠當時使用的器具及制服也都一一保存下來,放置在台東糖廠文化園區的東糖文物館當中,他說:儘管自己會老,有一天可能會忘記糖廠的歷史,但還是希望將這一代東糖人的共同記憶留給後代子孫。
第九站邸 tai dang - 台東駐創.共同工作空間+午餐:深黑餐義酒館
原本是台東糖廠廠長與公差人員邸舍,隨著製糖產業式微,已經棄置多年,原本面臨拆除的命運,後來經過爭取及規劃,將擁有50年歷史的台糖老房子賦予新的面貌,並有多家在地小農進駐,像是南島秧滿田糧行,就帶來台東關山的稻米,鹿野耕食宿則是販售可以驅蚊的艾草,外觀看起來像超大管的香菸,還有CHEER CAFE雀兒咖啡提供好喝的咖啡。
四周牆面有台東50種生活的大型海報,還有各式各樣加入台東元素的繪畫。
前後也都設置了拍照空間。
邸 tai dang - 台東駐創.共同工作空間 連結
這次由深黑義餐酒館,提供了酒類主題料理。
深黑義餐酒館 連結
首先送上了法國白生啤酒,酒香醇厚,品出異國風味。
葡萄蔓越莓,是用真空包裝,完整保存葡萄酒的香氣,酒精濃度高達25趴,並放置在擺有綠葉和石頭的盤子上作為裝飾。
帕瑪森火腿及西班牙火腿裡包裹白蘿蔔
沙拉用風乾兩天的番茄加入綠卷鬚、蘿蔓、櫻桃蘿蔔、核桃、豆腐;醬汁是用白芝麻、黑芝麻、花生、核桃,再加入清酒,吃起來有濃郁的香氣。
主餐是用分子料理的方式做的櫻桃鴨胸肉
甜點是小支的吉拿棒,方便入口,脆感度夠,再將黑芝麻、白芝麻、核桃、花生炒過打成粉,並加入糖粉,運用旁邊醬花式焦糖把肉桂抹在落葉,帶出秋天的氣息。
第十站Da gu la 手作雜貨 。教學
Da gu la的老闆娘從台北嫁過來,因為愛上台東糖廠的空間環境,於是在此開了自己的個人工作室,到現在經營了三年半,店內擺設作品以編織為主,老闆娘說Da gu la是阿美族語代表"青蛙"的意思,所以在店內有很多青蛙造型的作品,同時因為她最近愛上"飆車"(車東西),所以也有服飾類商品,在工作室的窗外也種了一片棉花田。
今天我們要做的就是手縫個性化鑰匙包,首先發給大家一塊上面逢有Da gu la 手作雜貨 。教學 Q版老闆娘LOGO的鑰匙包,上面其實已經有一些花邊作為點綴,接下來運用針線和自己的創意,縫製想要的圖案在上面,不過本人一向都以手殘著稱,原本想要縫帆帆貓三個字上去,結果因為沒手藝外加沒耐性,最後只好走向畢卡索風格的作品QQ
Da gu la 手作雜貨 。教學 連結
第十一站 庫空間
庫空間就在Da gu la 手作雜貨 。教學旁,這裡的經營者是老闆阿度,在2年前介紹台東好玩卡時,帆帆貓就曾經去過阿度的店,並由他帶著我們騎單車,欣賞池上風光,那時他還教了我們一招特別的倒立欣賞池上農田的風式,讓我到現在都還記憶猶新。
而在庫空間的阿度的店_台東糖廠店,規劃了街頭藝人表演空間,準備走懷舊風格,周末有蚊子影院,下午喝喝咖啡,晚上喝喝小酒,還能參加由老闆阿度所規劃的軌迷心竅 單車遊台東的行程,他說:台東就是好山好水好多"軌",我們本來還在想七月半都過了哪來的鬼?後來才知道是火車"軌",參加這個行程不僅能欣賞糖廠、鐵馬道、鐵花村的風光,聽幽默風趣的老闆阿度說故事,還能躺在火車下方,體驗臥軌的感覺。
阿度的店_台東糖廠店連結
此外老闆阿度為了"出賣台東",還設計了一支屬於台東的小米酒,名字為了方便好記,就叫"台東的小米酒"。
老闆阿度說:這是一支會唱歌的小米酒,只要掃QRCODE,就會有一首代表台東的歌曲馬蘭姑娘播放和60張台東旅遊照片,其中照片順序有做了一點小巧思,就要看大家有沒有發現了。
台東的小米酒五感兼具,首先是握感,造型很像啞鈴;口感喝起來飽含小米酒的香氣;聽感掃QRCODE會播放馬蘭姑娘,視覺感包裝有老闆阿度的LOGO,掃QRCODE有60張台東旅遊照片;痛感,恩...就是拿來打人很痛(挺鬧的XDD)
The Garage 台東糖廠。庫空間 連結
第十二站 燕子工坊-鄉村木工、手作、園藝雜貨
燕子工坊四周擺訪不少多肉裝飾,仔細看還有用馬桶跟洗手台來當盆栽,還滿有創意,這裡因為常有燕子築巢,所以叫做燕子工坊。
我們的木工老師秀蘭姐和她的夥伴阿妙因為喜歡木工,所以創作了不少手工藝品,也和光明國小合作教學,秀蘭姐說讓小朋友自己親手實作到完成,會讓他們特別有成就感。
燕子工坊-鄉村木工、手作、園藝雜貨 連結
由於聖誕節即將到來,所以要體驗的就是聖誕木工裝飾,先拿一人一包的材料包,畫好模板,再到帶鋸機前鋸出形狀,將鋸好形狀的木板上膠,並請秀蘭姐協助固定,再將材料一一黏上,一個療癒的聖誕裝飾就完成囉!
結語:這次的台東生活散策X山海創藝 一站饗宴讓我深刻感受到台東除了擁有好山好水好風光,還有廚師們運用在地食材,作出一道道色香味俱全的料理,職人們努力耕耘規劃,設計出一條條不同的深度遊玩路線,讓大家從不同的面向認識台東這座山海城市,真的,台東一次玩不完,每一次來都覺得是一趟心與胃的療癒旅程,你還在等什麼呢?
臺東縣一站式產業輔導辦公室 連結
想"發露"帆帆貓的最新旅遊資訊就卡緊來按讚啦~(不要忘了讚之後要到粉絲團設定成接收全部訊息喔)
喜歡帆帆貓這篇文章的朋友請幫忙在文章標題下方點讚及分享,這是我po文的原動力喔>//<